官网华体汇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造血幹細胞捐獻

中華骨髓庫累計庫容超346萬(wan) 人份 造血幹細胞捐獻傳(chuan) 遞生命關(guan) 愛

時間:2024-11-22 10:52:20  來源:  作者:

“感謝哥哥給了我第二次生命。病好後,我要下床出去玩……”近日,3歲的寧寧因患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接受了造血幹細胞移植。在她父母寫(xie) 給捐獻者小肖的感謝信中,表達了寧寧的心情。

  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會(hui) 導致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病情進展迅速,死亡率很高,造血幹細胞移植是最有效的治療方法。除了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造血幹細胞還可以有效治療白血病、淋巴瘤等疾病。近年來,我國造血幹細胞移植技術不斷完善,不少醫療機構具備了實施條件。同時,參與(yu) 造血幹細胞無償(chang) 捐獻的誌願者越來越多,他們(men) 的大愛給許多患者送去了生命的希望。數據顯示,截至今年10月31日,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以下簡稱“中華骨髓庫”)累計庫容超346萬(wan) 人份,實現捐獻18749例。

移植技術成熟,可治療多種疾病

  “我想成為(wei) 一名治療血液病的醫生,幫助更多‘曾經的自己’。”在浙江大學醫學院攻讀血液病學的碩士生小陳說。

  “媽,我的右眼好像出了點問題。”12年前,還在上高中的小陳發現自己看不清黑板上的字。母親(qin) 帶他到醫院檢查,發現是右眼底存在出血症狀。隨後,他又接受了骨髓穿刺檢查,最終被確診為(wei) 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

在父母陪同下,小陳來到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治療。化療後,小陳病情有所好轉,但不久後又複發了。幸運的是,小陳在中華骨髓庫配型成功,接受了非血緣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

  兩(liang) 年後,小陳回到了校園,還參加了高考,在填報誌願時選擇了醫學類專(zhuan) 業(ye) 。本科畢業(ye) 後,他又選擇攻讀血液病學方向的研究生。“未來,我不僅(jin) 可以治療血液病患者,還可以用自己的親(qin) 身經曆鼓勵他們(men) 。”

  “造血幹細胞是所有血細胞和免疫細胞的起源細胞。”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血液科主任蔣鐵斌介紹,造血幹細胞主要存在於(yu) 人體(ti) 的骨髓中,具有自我更新、多向分化和歸巢(即定向遷移至造血組織器官)功能。它不僅(jin) 可以分化成熟為(wei) 紅細胞、白細胞和血小板,還可跨係統分化為(wei) 多種組織器官的細胞。由於(yu) 血液係統中的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等成熟細胞生命周期短,造血幹細胞扮演著補充血液係統各種成熟細胞的重要角色。

  “造血幹細胞移植就是采集他人的造血幹細胞,移植到另一個(ge) 人的體(ti) 內(nei) ,重建新的造血係統。”海南省婦女兒(er) 童醫學中心血液科主任董秀娟解釋,人們(men) 常說的骨髓移植,醫學上稱為(wei) 造血幹細胞移植。實施移植前,要對患者進行超大劑量化療和免疫抑製預處理。通過給捐獻者注射動員劑,讓骨髓裏麵的造血幹細胞釋放到血液循環係統,然後通過血細胞分離機將造血幹細胞分離出來,再輸注到患者體(ti) 內(nei) 。

  造血幹細胞移植可以治療多種疾病。蔣鐵斌說,造血幹細胞移植可以治療血液病,如白血病、再生障礙性貧血、淋巴瘤、多發性骨髓瘤、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地中海貧血等,還可以治療一些非血液疾病,如部分實體(ti) 腫瘤、部分遺傳(chuan) 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對於(yu) 部分血液係統惡性腫瘤,造血幹細胞移植是治愈的唯一手段。

  我國造血幹細胞移植技術體(ti) 係已經很成熟,並處於(yu) 世界前列。蔣鐵斌介紹,湘雅三醫院每年實施的造血幹細胞移植的病例數超過100例。據不完全統計,我國造血幹細胞植入成功率超過90%,一些大醫院甚至接近100%。“植入成功後,康複情況與(yu) 患者疾病基本情況、供者幹細胞質量、對移植物抗宿主病控製、移植物抗腫瘤效應等情況相關(guan) ,但總體(ti) 來說,治愈成功率還是大幅提高了。”蔣鐵斌說。

  捐獻過程安全,捐獻者不承擔費用

  “捐獻造血幹細胞,就像一次長時間的獻血。”

  經過近4個(ge) 小時的造血幹細胞采集,捐獻者宋林的兩(liang) 條胳膊都酸了。插在兩(liang) 個(ge) 胳膊上的輸血管被醫生輕輕拔出後,坐在床上的他伸了個(ge) 大大的懶腰。采集自宋林的造血幹細胞將用來救治一名白血病女孩。

  幾個(ge) 月前,宋林接到通知,他與(yu) 一名白血病患者初步配型成功。他決(jue) 定去捐獻造血幹細胞。

體(ti) 檢通過後,宋林在中華骨髓庫地市工作人員的陪同下來到北京。第二天,他就去解放軍(jun) 空軍(jun) 特色醫學中心打了一針動員劑。之後,他回酒店休息。“打完針,該吃飯吃飯,該睡覺睡覺,身體(ti) 沒啥反應,也沒啥感覺。”他說。

  宋林連續打了4天動員劑,第五天,他就去醫院接受了造血幹細胞采集。采集的過程也比較簡單,醫生在宋林的兩(liang) 條胳膊上各插了一根輸血管,輸血管連接在血細胞分離機上。血細胞分離機將從(cong) 一根輸血管流出來的血液分離出造血幹細胞,其餘(yu) 的血液將通過另一根輸血管輸回宋林體(ti) 內(nei) 。

  “當聽到小女孩手術成功後,我挺高興(xing) 的。能救活一個(ge) 小生命,感覺很自豪!”捐獻造血幹細胞幾天後,宋林的身體(ti) 完全恢複正常。

  “捐獻造血幹細胞不會(hui) 對身體(ti) 造成損傷(shang) 。”蔣鐵斌說,過去,由於(yu) 技術限製,需要給捐獻者做骨髓穿刺手術才能采集骨髓裏的幹細胞,會(hui) 對捐獻者身體(ti) 造成損傷(shang) 和心理壓力。如今,絕大部分造血幹細胞采集可以通過分離捐獻者血液裏的幹細胞來實現,每次隻需采集150到200毫升,比獻一次血的量還少。

  中華骨髓庫管理中心副主任黃相剛介紹,誌願者在捐獻前需進行血樣采集,做HLA(人類白細胞抗原)分型檢測,數據被錄入中華骨髓庫。需要做移植的患者由醫生提出配型需求,中華骨髓庫幫助檢索配型。如果誌願者和患者的HLA高分辨分型確認相合,誌願者體(ti) 檢合格後,就可以進入捐獻流程。捐獻者不需要承擔任何費用。

  “捐獻造血幹細胞是大愛之舉(ju) 。”黃相剛說,非血緣造血幹細胞捐獻與(yu) 移植遵循自願無償(chang) 原則,體(ti) 現對生命的尊重。每一位誌願捐獻者的捐獻對象不特指某個(ge) 人,而是超越家庭甚至國界,麵對全人群。供患雙方無需見麵,保證供患雙方有必要的空間隔離,雙方不發生任何聯係。

  越來越多的誌願者參與(yu) 造血幹細胞捐獻

  如今,越來越多的誌願者參與(yu) 造血幹細胞捐獻。中華骨髓庫的數據顯示,2024年1—10月累計實現捐獻2042例(含境外捐獻14例),比2023年提前41天突破2000例。

  蔣鐵斌說,如果沒有造血幹細胞移植,這些患者病情最終會(hui) 惡化,危及生命。捐獻造血幹細胞能夠拯救患者生命。

造血幹細胞需要配型成功才能移植。董秀娟解釋,就像輸血需要配上正確的血型,造血幹細胞移植需要做HLA分型檢測,供患雙方的10個(ge) 等位基因,需要有9個(ge) 基因以上配型成功才能移植。不然,造血幹細胞植入患者體(ti) 內(nei) ,會(hui) 出現嚴(yan) 重排異反應,導致移植失敗。

  在臨(lin) 床中,很多患者依靠自己的親(qin) 屬來移植造血幹細胞。蔣鐵斌解釋,根據遺傳(chuan) 學規律,一般而言,兄弟姐妹、父母可以作為(wei) 造血幹細胞移植的供者。由於(yu) 移植技術的進步,現在旁係親(qin) 屬也可以成為(wei) 造血幹細胞捐獻者。但是,仍然有些患者沒有合適的造血幹細胞捐獻者做移植,需要尋找非血緣關(guan) 係的捐獻者,向中華骨髓庫提出配型需求。由於(yu) 配型成功率很低,很多患者隻能等待。

  2000年,北京大學人民醫院血液科主任黃曉軍(jun) 團隊突破當時國際移植技術“禁區”,完成了第一例半相合骨髓移植。隨後,通過持續20多年的努力,在1萬(wan) 例以上的臨(lin) 床基礎上,改變了世界醫學半相合供者“不可應用”的觀念,形成了被國際同行認可的骨髓移植“北京方案”。半相合骨髓移植即單倍體(ti) 相合移植,是指在骨髓幹細胞半相合的情況下,也能讓患者接受移植的技術。也就是說,在父母與(yu) 子女之間、堂表親(qin) 之間移植,隻要求HLA配型部分相合。該技術為(wei) 需要進行骨髓移植但又找不到全相合配型的患者提供了更多救治機會(hui) 。2016年,世界骨髓移植協會(hui) 正式命名這一由中國人原創的骨髓移植技術體(ti) 係為(wei) “北京方案”。目前,北京大學人民醫院血液科已成為(wei) 全球最大的單倍體(ti) 移植中心。

  從(cong) 全國範圍看,非血緣造血幹細胞的需求大於(yu) 供給。“中華骨髓庫裏的誌願者數量越大,患者配型成功率就越大。”董秀娟說。

  如何加入中華骨髓庫?中華骨髓庫醫療服務部協調員崔莉介紹,年齡在18—45周歲,身體(ti) 健康,沒有傳(chuan) 染病,符合無償(chang) 獻血條件的居民,都可以成為(wei) 造血幹細胞捐獻誌願者。居民在各地無償(chang) 獻血點向工作人員提出申請,隻需留取幾毫升血樣,就可以完成登記手續。

  “我們(men) 充分保障每個(ge) 誌願者和捐獻者的權利。”捐獻造血幹細胞,都是建立在自願的基礎上。登記為(wei) 誌願捐獻者後,中華骨髓庫會(hui) 對誌願者的自願性進行再確認,並嚴(yan) 密保護每位造血幹細胞捐獻者的個(ge) 人資料。中華骨髓庫醫療服務部部長杜丹強調,為(wei) 保障捐獻者健康,捐獻前及捐獻後半年都要進行全麵體(ti) 檢,定期隨訪,同時為(wei) 每個(ge) 捐獻者定製健康保險。

 

   來源:人民日報

來頂一下
返回首頁
返回首頁
官网华体汇 地址:許昌市魏都區龍興路創業服務中心B座18樓紅會辦公室
電話:2335435 e-mail: xcshszh@126.com 郵編:461000 官网华体汇 版權所有
技術支持:許昌市信息港
網站後台管理入口